摘要显示,数字人民币钱包内装配有数字货币信用服务标签,该标签包含数字货币信用服务等级和/或数字货币信用服务分数;用户申请信用服务时,金融机构直接在用户的数字人民币钱包上查询数字货币信用服务标签,并根据数字货币信用服务属性决定是否为用户提供融资服务及融资金额。
本发明利用数字人民币提供信用服务的扩展应用属性,可以将个人、企业的日常交易活动与信用评价挂钩,直接作用于各个提供信用服务的金融机构,使得数字货币信用服务数据更新和应用融合;并且利用数字人民币可以多银行、多金融机构互通的优势,将数字货币信用服务标签同步到多家银行、多金融机构,实现金融机构间用户信用服务信息的共享。
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在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时,查询数字货币信用服务数据,并提供用户融资和还款数据,以进一步调整数字货币信用服务评分。
其中,数字货币信用服务层次至少包括五个层级。
用户在申请银行信用卡、数字货币服务或贷款服务产品时,首先签署数字货币信用服务协议,提交用户基本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用户进行风险评估,计算数字货币信用服务评分,标注用户的数字货币信用服务等级;用户在银行签署数字货币信用服务协议后,银行可根据用户的数字货币信用服务等级及评分决定是否允许用户使用银行信用产品。
根据用户的数字货币交易数据,给予用户初步评分;对于初始评分低于设定分数的用户,则根据用户的社会信用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评分。
银行将用户信贷产品的融资金额、融资期限、利率同步到数字货币信贷服务;数字货币信贷服务通过数字货币信贷风控模型,根据融资产品的金额、期限信息对用户的数字货币信贷服务评分进行加减。
启用用户监控模型,对用户后续融资服务还款情况进行监控,在还款日期临近时提醒用户还款;根据监控模型判断还款时间是否提前、逾期对其数字货币信用服务评分进行加减,加分不得高于较高级分数。
此外,银行可根据数字人民币钱包内数字货币信用服务等级,给予用户一定数额的数字货币信用额度,持有数字货币信用额度的用户在使用数字货币消费且钱包内资金不足时,可以实时透支数字货币信用额度。
金融机构组成联盟链,对用户融资和还款数据进行建模,然后将用户信用服务评分的调整添加到链中。
多个数字货币运营机构会发行多个数字货币钱包,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数字货币钱包可以共享信用服务数据,用户的数字货币信用服务数据在多个运营机构的联盟链上共享。
本发明的背景是个人和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卡或其他形式的信用贷款,在发生还款违约的信用风险后,会向其他金融机构申请信用贷款,其他金融机构再次向个人和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面临更高的风险,新的信用贷款违约风险很高。
目前,金融机构往往通过核查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来确定向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的风险。通过信用信息获取客户信用风险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
1.日常交易数据难以整合: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个人日常消费、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相关的交易数据难以数字化,这些交易数据是评估个人和法人信用的重要依据,难以精准融入信用评估。
2. 信用记录不完整:客户信用活动录入信用报告是有要求的,比如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贷款、信用卡短期违约等,这些都不会记录在信用报告中。对于年轻人或者新成立的公司,可能没有足够的信用记录可供评估,导致其信用评估不准确或难以确定。
3. 信用记录的及时性:信用报告系统中的信息可能不及时,因此可能无法反映客户当前的信用状况。例如,逾期付款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在信用报告中。
4.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信用报告中可能存在错误的信息,例如错误的还款记录,错误的身份信息等,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不准确的信用评估。
5、不同征信机构的数据差异:不同的征信机构可能拥有不同的信用评估模型和数据来源,导致不同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评级不一致,这也给征信的使用带来麻烦。
6、贷款重叠风险:一些客户可能同时从多家贷款机构借款,这可能导致过度负债,但传统的信用报告系统很难捕捉这种重叠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