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下次我可以把它发给你?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是指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别小看它,它是央行的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也就是说,它和人民币是一样的!它还有一个英文名字:DC/EP。
DC=是数字货币
EP=电子支付
DC/EP是纸币的数字化替代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所谓价值特性,是指不需要通过账户就能实现价值的转移。
我们知道,用纸币支付是不需要账户的,DC/EP支付也是一样,不需要账户就可以实现产权的转移,这一点不像微信、支付宝需要绑定银行账户才能转账。
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可以通过扫码、汇款、拍卡等方式完成。
无需互联网连接
用你3磅的大脑想想吧:只要我们手机上有DCEP钱包,我们甚至不需要互联网。只要手机有电,我们只要两部手机碰在一起,就能把你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为什么这么神奇?因为当你使用纸币时,你甚至不需要先连接互联网。
“触即付”是一种不需要互联网的数据传输技术,即便全网断网、双方都离线,DC/EP依然可以实现支付,因此被称为“双离线支付”。
但微信、支付宝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有多少亿用户,你要想成功支付,就得依靠“互联网”,没有互联网是绝对不行的。
无需绑定银行卡
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时需要证明你就是你(实名认证)以及绑定银行卡,我们都知道微信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具体的资金结算和划转还是在传统银行完成的。
这个数字货币就不一样了,它把交易和结算都集成起来了,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后台清算,银行资金转账等),提高我们的交易效率。DC/EP就是DC/EP,是不一样的烟火气。而且只有金额超过上限才需要实名认证,这样才能给你的资金更多的保障。
如果你有数字货币,自然需要一个地方来存储它,那就是数字钱包。
你可以下载相关APP,用实名手机号注册,就可以获得数字钱包,但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如果想提高额度,可以上传身份证或者银行卡;甚至可以去银行当面申请,那就没有额度限制了。这就是数字钱包的限额和分级安排。
竞技场地位不同
央行数字货币取代M0。
支付宝、微信支付是使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方式,在M1、M2层面进行数字化,不具备M0层面的法律效力。
亲爱的读者们,请坐下来,让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是M0、M1、M2:
M0:一般指流通中的现金
M1:一般包括M0+各单位活期存款,
M2:包括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企业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存款。
这只是个开始,按照规划,未来两到三年,全国30%到50%的M0将被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基本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全国性推广,大部分正常的现金使用都将被替代。
可依法赔偿
但是如果你持有的是央行数字货币,就没有利息。央行数字货币和纸币、硬币一样,属于流通现金,也就是M0。你钱包里的纸币不会产生利息吧?央行数字货币只是放在数字钱包里,并不存放在任何银行,自然也就没有利息,和银行存款不一样。
我们从两个层面来看:
01
信用维度
DC/EP是法定货币,有国家信用支撑,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属性。
也就是说,哪里使用电子支付,哪里就必须接受央行数字货币。相应地,商户可以拒绝支付宝、微信支付。
可以看出,DC/EP比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支付宝和微信电子钱包余额具有更高的信用评级,也更安全。
02
技术层面
从技术层面看,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了一些区块链核心技术,并以非对称加密、盲签名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为支撑。
当然,很难说哪种技术是绝对牢不可破的,关键是能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总体来说,央行数字货币的造假难度要大很多,也比纸币更安全可靠。
此外,纸币是匿名的。
别人很难知道一个人把纸币花在了哪里。与纸币类似,DCEP也具有一定的匿名性。这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不同。
如果使用DC/EP,甚至交易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信息,看不到交易痕迹,只要你不犯罪,DCEP就能满足你想要的匿名性需求,保护你的隐私。
但央行作为第三方,掌握着 DC/EP 的全部数据,可以实现 DC/EP 违规资金流向的全程可追溯、可追踪,央行可以追踪到每一笔交易,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匿名性,我们称之为可控匿名机制。
央行可以快速阻断非法交易、非法资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更好的安全保障。
在这里,央行数字货币与纸币是1:1兑换的,商业银行或者民众想要获得央行数字货币,必须兑换现有的货币,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并不会增加货币总量,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如此强大的数字货币,会给供应链金融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推动金融创新,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数字货币将有效促进金融创新,改变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数字货币凭借其可编程、不可篡改、匿名性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深度支持的优势,将重构现有金融服务模式,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理财等新型金融业态将更加成熟和普及。
供应链金融作为数字金融的重要应用领域,有望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加速发展。
在数字化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下,随着金融科技的落地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将日益凸显,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将得到放大和提升。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挖掘产业链数据价值,建立行业“数据链”,逐步加强上下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基于上下游的产业金融生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这将实现信贷渗透,增强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商业信用和融资能力,推动普惠金融资金更精准地投入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