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意交易所资讯

uncategorized
首页 > 欧意交易所资讯 > 正文内容

央行数字货币:基础逻辑、影响及设计方案探讨

qer1237个月前 (08-27)欧意交易所资讯264

谢平表示,任何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在设计方案时都需要考虑多个问题。经过6年多的研究和试验,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一些核心问题已逐渐达成共识,收敛到“按100%准备金发行、双层运营、松耦合账户、不支付利息”等核心原则。

人民银行DC/EP在零售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谢平认为,零售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使用的关系更加微妙。在现金使用较少的国家,央行希望民众以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持有央行货币,这不仅能促进支付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还能缓解支付机构规模做大后对用户隐私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等影响。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会造成货币供给过剩推高通胀”的担忧,谢平认为,目前对通胀的主流解释来自货币主义学派,其所指的货币是指货币供给总量,无论以现金形式还是数字货币形式存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不会影响基础货币总量,不会造成货币供给过剩,因此数字货币与通胀没有必然联系。”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对电子支付领域的影响,谢平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成后,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的垄断:第一,由人民银行主导,可以规范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行为,确保公众利益得到保护,避免市场扭曲;第二,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在任何场景下都是合法的,具有第三方支付无法比拟的普遍接受度;第三,央行数字货币取代现金,对人民银行监控资金流向,监管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偷税漏税等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第四,央行数字货币具备双离线支付功能。

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逻辑与多方面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逻辑

任何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在设计方案时都需要考虑多个问题。电子支付生态、央行数字货币的形态、运营风险、金融包容性、数据保护、监管合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央行数字货币设计要素、技术选择及相关风险、治理机制和实施策略等都是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六年多的研究和实验,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涉及的一些核心问题逐渐达成共识,收敛到“基于100%准备金发行、双层运营、松耦合账户、不支付利息”等核心原则。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有两种模式。一是需求驱动模式,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向央行购买央行数字货币。在这种模式下,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不影响基础货币总量,对货币政策影响中性。二是供给驱动模式。比如央行用央行数字货币在公开市场上向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外汇,或者央行用央行数字货币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从全球实践来看,需求驱动模式占主导地位,“根据100%准备金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原则得到普遍遵循。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兑现中,央行的交易对手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公众。前者对应的是双层运营模式(也叫二元模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兑现发生在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公众通过与商业银行的交易获得和存入央行数字货币。后者对应的是一元模型,对央行数字货币体系的要求更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影响也会更大。从全球实践来看,双层运营模式占主导地位。

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采用账户松耦合模型,也可以采用账户模型。账户松耦合模型可以采用去中心化管理,更加开放,用户需要证明自己知晓某些特定信息(如私钥),交易是点对点的,核心特征更接近现金。账户模型采用中心化管理方式,用户需要提供完整的身份信息,交易是层层递进的。从全球实践来看,账户松耦合模型占主导地位,但也有部分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采用账户模型,如冰岛、巴哈马、厄瓜多尔等。

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比如以批发为主还是零售为主。这一选择将决定央行数字货币的目标应用场景、设计发展路径、实施策略等。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的项目,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项目,香港金管局的“狮子山”项目,都是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只涉及央行和商业银行,是金融基础设施层面的应用,其针对的场景比较明确,不涉及复杂的货币金融问题。因此,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先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测试其能否支持金融交易场景中的证券到现金结算,能否支持跨境转账场景中的同步结算。

中国人民银行DC/EP在零售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零售央行数字货币有望实现现金般的安全性和点对点支付的便捷性。央行发展零售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央行数字货币体系的开放性促进金融包容性。央行数字货币体系提供的精细化支付数据将有助于宏观经济决策。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也将为政府向个人发放救济资金提供有效工具。

零售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使用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方面,在现金使用较多的国家,央行希望以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这样既能降低现金系统相关成本,也能缓解现金不可追溯性对洗钱、恐怖主义融资和逃税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现金使用较少的国家,央行希望民众以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持有央行货币,这样既能促进支付体系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稳健性,也能缓解支付机构规模做大后对用户隐私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影响。我国属于后一种情况。

零售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要考虑五个方面。第一,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支付、清算和结算安排。第三,如何平衡开放包容、有限匿名和监管合规三个要求。第四,如何发挥市场在应用推广中的作用。第五,境外个人和机构如何持有和使用零售央行数字货币。这些问题,并没有普遍接受的答案。

央行数字货币对通胀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领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这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讨论,但也产生了一些令人困惑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会造成货币超发,推高通胀。甚至有人认为,央行以前超发货币,需要开动印钞机,但有了央行数字货币,连印钞机都省了,超发货币在所难免。这些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需要澄清。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有很多,有需求驱动、成本驱动、输入性等。目前对通货膨胀的主流解释来自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弗里德曼认为,货币超发容易引发通货膨胀,他所指的货币是货币总量,不管是现金还是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不会影响基础货币总量,也不会引发货币超发,因此数字货币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

其次,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是现金的数字化形式,在货币乘数的分析中,可以把现金和央行数字货币放在一起考虑。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普通民众会把在商业银行的部分存款兑换成央行数字货币。从对货币的影响上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和普通民众去商业银行取现金是一样的,会降低货币乘数,从而引起货币紧缩。但这种货币紧缩效应应该不会很大,央行很容易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抵消。

央行数字货币对电子支付领域的影响

我国电子支付结构比较特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巨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完善我国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促进支付市场公平竞争,保障公众利益。

我国电子支付呈现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电子支付的“主动脉”是商业银行,“毛细血管”则是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2020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交易458亿笔,金额60.3万亿元;第三方支付共处理电子支付交易1432亿笔,金额61万亿元。从交易笔数来看,第三方支付是商业银行的3倍多;但从金额来看,第三方支付只有商业银行的10%。可见,第三方支付主要服务于电子商务发展,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方便的小微支付服务。

第二,第三方支付行业集中度较高,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商务三家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47%、34%、8%,合计占据89%的市场份额,其余234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占据剩余11%的市场份额。

近10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深深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账单、信用卡还款、社交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人们享受到了全球最好的移动支付服务。

但第三方支付也引发了诸多问题。首先,头部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补贴、生态绑定等策略垄断市场、压制竞争对手,不利于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比如微信支付在淘宝上不能用,支付宝在京东上不能用,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生存艰难。其次,头部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与用户不平等的地位,实施诸多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尤其是收集用户在各类支付场景的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并以此为依据推销各类金融和非金融产品,不利于用户隐私保护。最后,第三方支付因变相提供跨行清算、靠用户缴纳备付金“吃利息”等行为,遭到人民银行严厉整顿。

央行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成后,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的垄断。央行数字货币相较于第三方支付有以下优势:

首先,由人民银行主导,可以规范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行为,确保公众利益得到保护,避免市场扭曲。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可控的匿名性,可以保证公众在合法合规支付场景中的匿名性需求,防止“画像”。

第二,第三方支付交易仅限于使用同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用户,比如微信支付用户和支付宝用户就不能直接交易。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在任何场景下都是合法的,具有第三方支付无法比拟的普遍接受性。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对人民银行监控资金流向、监管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有很强的政策意义,第三方支付则不具备很强的政策意义。

第四,央行数字货币具备双离线支付功能,当收款人和收款人双方都断网的情况下,只要双方手机有电,就可以通过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支付。而断网是困扰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一大难题,比如偏远地区手机信号覆盖盲区、廉价航空航班、没有网络和WiFi的地方等等。这对于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安全非常重要。

数字货币对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可能影响

数字货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能会对银行业、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第一,在存贷款方面。目前央行数字货币未来是否可以用于存贷款还不是很清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场景出现,央行数字货币用于存贷款或许是必然的。

第二,在证券交易方面,数字货币可能首先应用于零售领域,但零售和商业应用之间很难划清界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xjsgg.com/post/1210.html

标签: 数字货币是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欧意交易所的合法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

在现行的金融交易行业中,欧意交易所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瞩目。众多投资者对其合法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产生了诸多疑问。这种现象在所难免,鉴于公众的资产积累不易,对于交易平台的挑选必须格外谨慎。 欧意交易所的正...

探索数字货币的多样性:比特币、以太坊及全球新兴加密货币的全面解析

数字货币在当今金融领域是热门话题。其中包含多种类型,例如较为出名的比特币,以及其他许多新兴的数字货币。它们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是一种具有一定潜在价值且充满创新的金融形式。 数字货币的类型 数字货币的种...

美元霸主地位解析: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全球结算货币的演变

美元霸主地位解析: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全球结算货币的演变

1。美元霸主 在布雷顿伍兹系统期间,美元固定在黄金上,1美元= 0.g黄金。当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量,而黄金自古以来的硬货币强烈支持美元的价值,而其他国家 /地区的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

数字货币:价值与交易的新型选择,风险与机遇并存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型货币,虽非实体,却蕴含价值,且能进行交易。它跳脱了传统金融框架,借助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发展迅猛,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存在的意义 数字货币给交易带来了新的选择。在互联网交易中,...

十年比特币投资经验分享:从初识到深入理解数字货币的旅程

大家好,今天下午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这十年来对比特币的理解。 1. 2011年,我第一次了解比特币。 我接触比特币是在2011年,是我弟弟圈子里的李奇伟提醒我,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一种数字资产...

山寨币发展迅猛,比特币地位受挑战,虚拟货币市场竞争加剧

编辑 比特币以外的加密货币,也称为山寨币、替代币(英文:),部分是参考了比特币的思想、原理和源代码而产生的。与比特币类似的加密货币有超过800种。循环。 从2017年2月到2017年4月,山寨币在加密...

加入欧意交易所,探索元宇宙世界!

探索DeFi,DApps, NFTs 和GameFi的世界,和OKX一起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