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宣布,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坚持双层运行、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数字人民币体系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开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已成立专门课题组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直至今天,央行数字货币终于有了落地的意味,中国或将成为首个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经济体,2020年有望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元年!
那么,什么是数字货币?央行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有何区别?央视网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徐源,为你讲解央行数字货币的一切。
央视网记者:简单来说,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徐源:央行数字货币是电子现金,电子现金是计算机中的一组加密字符,不管是纸币还是电子现金,都是以国家主权信用为后盾的法定货币。
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变化不算太大,只是支付时多了一个选择。用户只需要下载央行数字货币钱包APP,然后关联自己已有的银行账户,就可以将之前的纸币兑换成对应的数字货币。甚至不需要去银行办理,非常便捷。交易时,也不需要通过支付宝、微信,只要手机一碰,通过近场通信功能即可完成支付。当然,普通百姓还是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就看用户体验了。
央视网记者:央行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会带来哪些变化?
许渊:虽然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的转变从用户使用角度看并不是很大的变化,但从央行监管、未来的金融形态、支付形态、商业形态、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来看,这都是比什么都重大的事情。
我们日常的现金交易现在都是线下的,而且微信、支付宝的交易数据是分散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不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所以央行无法实时监控现金的流向。
如果有数字货币,任何人完成一次支付之后,理论上数据都会进入统一的数据库,这样监管体系底层的数据库就统一了,几乎是实时在线统一。从数据计算、数据监管的角度看,底层架构会完全改变。因为底层数据库架构变了,监管体系变了,商业模式也会变,还会引发很多其他的连锁反应。
比如数字货币可以让公务员系统的收入透明化,用电子现金行贿几乎不可能,金融监管更加直接有效。再比如,很多连锁店的发卡业务其实就是金融业务,发卡后存入的现金可以进行投资,利息和投资收益就是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是数字货币,客户对自己资金的流向会更加清楚,依赖这种模式的业务形态就会发生改变。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监控数字货币的现金流来评估贷款业务,完善信贷体系。数据库完善之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会得到部分解决。
支付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底层基础设施,如果通过数字货币这样的电子手段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设施,很多事情的成本就会降低,效率也会提高,会产生很多的连锁反应,影响是深远的。
人类货币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物货币,或者说商品货币,比如贝壳、粮食、牲畜等。这一阶段的最终形态是黄金,1816年形成金本位制。第二阶段是政府信用,就是二战后1944年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三阶段就是今年的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本质是政府信用加上技术信用,这个数据库体系把政府信用的作用加强了。今年数字货币开始在我国逐步推行、试点,所以今年是货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很多年后再回头看这件事情,就会非常清晰。
央视网记者:未来纸币是否会被彻底取代,或者两种货币同时存在?
许渊:基于现实考虑,纸币的替代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因为使用电子现金需要先决条件,即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许多落后地区仍有大量老年人,他们很难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因此,电子现金的使用必须从大城市的年轻人开始,逐渐普及到边远和低收入地区。
我以前用过一个词,叫“结构化无现金社会”,就是说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分布是有结构的,数字货币取代纸币是趋势,但完全取代还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
央视网记者:未来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我们还需要支付宝、微信这样的支付方式吗?
许元:如果我们央行的手机钱包非常好用的话,可能会对支付宝、微信造成冲击。
但如果央行考虑的是安全性和稳定性,它只是一个底层的基础设施,没必要把它搞得很复杂很全面,比如在APP上增加很多功能,满足所有需求。这就给商业机构留下了空间,其他商业机构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更加便捷高效,所以其他支付方式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央行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已经可以同时容纳大量的并发交易,剩下的就交给商业机构了。
人类社会演化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越来越复杂,而不是越来越简单。归根结底,都是市场竞争的过程。比如你有一件好看的衣服,不代表你不会再买新衣服。即使央行做得再好,也总会有多样化的需求和进一步演化的空间。
央视网记者: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其他虚拟货币相比,有哪些不同?
徐源:市场上一直存在一个误解,认为比特币是一种货币,事实上,比特币从来就不是货币,它的真实本质是一种数字资产。
货币需要一些基本属性,比如价值稳定。比特币的价值不稳定,波动性很大。现代社会的货币需要国家信用做后盾,而比特币不具备这种信用。此外,比特币如果要成为货币,其总量应该是可调整的。因为只有当它能够调整时,它才能发挥货币的功能,比如维持物价稳定,防止恶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比特币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比特币的本质不是货币,没有主权信用背书,无法实现货币价值稳定功能。比特币的本质是数字资产,有一定的价值,有技术支撑,总量稳定,有一定的匿名性,所以人们愿意收藏、投资。比特币有点像黄金,可以说是“数字黄金”。
央视网记者:其他国家央行对数字货币持什么态度?
徐源:数字货币是一个趋势,顶级货币专家、央行行长早就认识到这个趋势,也在推动,只是思路和路线有些不同。
瑞典央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都在推数字货币,而美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相对不那么积极,这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有关,美元现在是国际主导货币,美国不想改变这一地位,但在竞争之下,美国可能也要有所动作。
央视网:商业机构也在陆续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比如Libra刚刚更新了第二版白皮书,这种数字货币跟我们央行的数字货币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吗?
徐源:Libra是领先的加密货币,最新版本的白皮书比以前增加了更多务实的因素。比如虽然它仍然使用区块链技术,但不再使用公链,而是私有链,更加安全、高效。还有就是它以前是挂钩一篮子货币,但现在是挂钩单一主权货币,这个主权货币很可能是美元、欧元或者瑞士法郎,这也有利于这些货币的推广。
另外,Libra和我们的央行数字货币在信用原则上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央行数字货币的信用原则是政府信用支撑,商业银行推动。而Libra的货币原则是依靠现有的政府信用,利用它所依赖的货币的政府信用,再利用它自身的网络体系去推动。所以从信用体系的角度看,两者是颠倒过来的,信用来源和推动体系的顺序是完全相反的。
但数字货币毕竟是一种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流通的技术,因此商业机构的数字货币也和我们的央行数字货币存在竞争关系,如果Libra落地,也会是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竞争对手。
央视网记者: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对人民币国际化将起到什么作用?
许源:人民币的信用和币值稳定是其推广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亚太周边国家和其他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才会愿意接受和使用人民币。在人民币信用和币值稳定的前提下,数字货币可以大幅降低交易和流通成本。交易双方只要下载人民银行APP就可以完成货币兑换和日常支付,商业银行也不再需要设立跨境网点,节省了很多成本。这样通过电子化手段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还是很有帮助的。